近日,由马伯庸畅销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突然遭遇下架,引发广泛讨论。这部制作精良的古装剧自开播以来便持续霸占各大平台热度榜,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和考究的服化道收获了大量观众好评。值得注意的是,原著小说早在2021年就已出版,积累了庞大的书粉群体,这也为剧集的热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剧集热度的飙升,一场"荔枝经济"悄然席卷消费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茶饮界的联名热潮——瑞幸咖啡巧妙化用剧中"骑马送荔枝"的经典桥段,推出限定款"马上荔枝"系列周边,同时研发的"长安的荔枝冻冻"等新品迅速成为爆款。茶饮品牌茶百道更创下惊人销售记录,其联名荔枝饮品首发1小时销量突破5万杯,单日销量直冲10万杯大关,充分印证了IP变现的强大潜力。
作为知识产权从业者,我们更应关注这部剧背后的商标布局智慧。经查询发现,制作方北京留白时代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展现出超前的知识产权意识——早在剧集上线前就已完成33枚"长安的荔枝"商标的全类别注册,覆盖教育娱乐、餐饮住宿等关键领域。这种未雨绸缪的布局策略,有效构建起品牌保护的"防火墙"。
但令人警惕的是,商标抢注现象依然存在。某市场主体在剧集筹备期间就试图注册第20类商标,虽然小说已出版在先,这种"搭便车"行为仍显刻意。目前该商标虽已获准注册,但制作方通过持续监测商标动态,仍可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这也给影视行业上了生动一课:完善的商标布局和常态化的监测机制,才是抵御商标抢注、维护品牌价值的双保险。
《长安的荔枝》的案例启示我们: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同样重要。只有提前构筑商标护城河,才能让优质内容创造的价值不被稀释,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不仅是单个项目的得失问题,更是关乎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