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判断商标是否近似?从这几方面看!

2025-09-01 10:14:31 张晓艳 2

在申请商标时,学会判断商标是否近似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商标能否顺利注册。申请人需要从多个角度仔细分析,包括文字本身、字体设计、发音、含义、词组顺序以及图形元素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商标近似情况,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说明。

  1. 如果两个商标的文字字体不同,但发音和含义很接近,比如“益兹”和“溢滋”,虽然写法不一样,但读起来和意思差不多,消费者容易混淆,这种就可能被认定为近似商标。

    图片关键词

2.有些商标虽然字形不同,但看起来非常相似,比如“续”和“读”,这种视觉上的相似性也可能导致混淆。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文字不同,但发音和意思完全一样,比如中文“开心”和英文“HAPPY”,在双语环境中,这种商标也可能被判定为近似。

有时候,商标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了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或虚词,比如“起风”和“起风了”,虽然多了一个“了”,但核心意思没变,依然可能被认定为近似。

3.如果两个商标的词组顺序不同,但含义完全不同,比如“文盲”和“盲文”,前者指不识字的人,后者是盲人使用的文字系统,这种情况下可能不会被判定为近似。但如果只是加了一个形容词,比如“鸭子”和“小鸭子”,意思基本一致,就容易被认定为近似。

4.还有一些商标使用了描述产品质量或特点的词语,比如“精确”、“纳米”、“粒粒甜”等,如果这些词和某个已注册的商标结合使用,并且成为其显著特征,那么其他商标再用类似的词就可能构成近似。此外,如果商标中包含相同的核心元素,但描述的是不同场所,比如“牡丹亭”和“牡丹楼”,由于“牡丹”是核心,也可能被认定为近似。

5.还有一种情况是重叠词,比如“跳蛙”和“跳跳蛙”,虽然加了重叠字后更生动,但核心含义没变,依然可能被判定为近似。

有些商标使用了含义消极或格调不高的词语,比如“MLGB”或“陈世美”,虽然这些词本身可能不构成近似,但如果和其他已注册商标在形、音、义上非常接近,也可能被认定为近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词语可能违反其他法律法规或社会道德规范,最好不要使用。

总之,判断商标是否近似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注册失败。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商标近似的常见情形。


电话咨询
行业领域
专业团队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