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就像一个人的名字,代表着品牌的形象和价值。在商业活动中,商标不仅是品牌的象征,更是消费者识别商品来源的重要标志。如今,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入驻,还是线下市场竞争,商标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企业想要保护自己的品牌,避免被他人侵权,就必须提前做好商标布局。然而,在商标使用过程中,有些“红线”绝对不能触碰,否则可能面临巨额赔偿甚至法律制裁。
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案例。德国野格(Jägermeister)利口酒是全球知名的饮料酒品牌,尤其在中国市场,2019年后销量激增,一度供不应求。然而,就在2020年10月,一款名为“野格哈古雷斯”的国产利口酒突然在网络上爆红。这款产品通过抖音等社交平台迅速传播,许多知名账号如“小酒喔”“二狗酒馆”等都为其宣传,甚至有主播声称它“模仿但不抄袭”,并直接带货销售,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关注。
然而,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踩到了法律的红线。北京高级人民法院最终认定,“野格”属于驰名商标,而“野格哈古雷斯”不仅构成商标侵权,还涉及不正当竞争。法院维持一审判决,要求侵权方赔偿德国野格公司1010万元人民币。
2023年12月14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规制商标恶意注册典型案例暨专项审判工作情况”通报会。“野格”商标维权诉讼案件被列为规制商标恶意注册典型案例。
德国野格公司于1878年在德国成立,距今有14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知名的酒精饮料生产商和销售商,为第5614224号“野格”、第992806号“JÄGERMEISTER”、第G795174号“图形商标”、第G1287599号“图形商标”、第G1291858号“”等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德国野格公司最早于2003年向中国销售“野格”(Jägermeister)利口酒。
被告圣罗拉公司和唱洪胜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七条、第十三条、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严重侵害德国野格公司的注册驰名商标专用权。
被告的行为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六条、第八条的规定,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实施混淆行为,进行虚假宣传,构成不正当竞争。
被告因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获得巨大利益,且被告以侵权为业,情节严重,依法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和惩罚性赔偿责任,以及德国野格公司维权的合理开支。
野格“李逵”与“李鬼”的争论,留给酒业诸多思考。不管是外观设计还是商标及知识产权,互联网兴起后,酒业侵权案例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企业一定就要做好商标防卫,尽可能避免出现商标品牌保护漏洞。
要防止商标侵权,保护好自己的品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商标注册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依法注册了商标,才能获得法律认可的独占使用权,别人未经许可就不能随意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标识。注册时最好选择与业务相关的多个类别,全面覆盖你的产品和服务范围。
2.对于知名品牌来说,还可以注册防御商标。
比如你的品牌在服装行业很出名,为了防止别人在食品、电器等其他不相干的领域使用你的商标,可以提前在这些类别也注册同样的商标,形成保护网。
3.日常经营中要主动监控市场。
可以定期检查新注册的商标公告,关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上的商品信息,发现疑似侵权行为要及时取证。现在很多企业都会使用专业的商标监测服务,这样能更高效地发现侵权线索。
4.一旦发现侵权行为,要果断采取法律手段。
可以通过发送律师函警告对方,必要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保存好商标使用证据、销售记录等材料,这些都是维权的有力证明。
5.除了商标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也要全方位防护。
新技术可以申请专利,原创作品要进行著作权登记,重要的商业秘密要签订保密协议。这样多管齐下,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