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浏览某电商平台时,发现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在其"四粒红花生"产品的详情页中,使用了一张令人啼笑皆非的宣传海报。海报中,花生竟然像苹果一样挂在了树上,这一违背常识的图片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这张"花生上树"的海报很快在社交平台引发轩然大波,#花生上树#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们纷纷发挥创意进行调侃:"良品铺子这是要重新定义植物学""建议下次让土豆也上树""这花生是成精了吗"。更有网友戏称:"看来花生也要开始内卷了,不会爬树的不是好花生"。
面对舆论发酵,良品铺子迅速做出回应,承认是由于工作人员疏忽,错误使用了AI生成的图片素材,并第一时间下架了问题海报。公司表示将加强内部审核流程,避免类似失误再次发生。
不过,就在大众关注这起"营销翻车"事件的同时,有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指出,良品铺子在商标保护方面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专业水准。据了解,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零食企业,从创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品牌保护。
在商标布局上,良品铺子堪称行业典范。不仅及时注册了"良品铺子"核心商标,还围绕"良品""良印"等品牌元素,在食品相关的第29类(肉、蛋、奶制品等)、第30类(咖啡、茶、糕点等)、第35类(广告销售)等多个类别进行了全面保护。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注册商标超过2000件,覆盖坚果、糕点、糖果等多个细分领域。
更值得借鉴的是,良品铺子在图文结合商标的注册策略上颇具前瞻性。这种立体化的品牌保护体系,既防范了侵权风险,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比此次的营销失误,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熟表现,确实给同行上了生动一课。
第一:商标文字相同,字体不同
同样是“良品铺子”四个字,该公司就申请了字体不同的各种商标。
第二:图形单独申请商标
将图形图案与文字图案拆分开来,单独作为商标申请。
第三:将图形和文字进行组合注册
在商标保护这件事上,良品铺子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品牌防御课"。很多企业可能觉得申请一个商标就够了,但良品铺子做得更细致:先分别申请了文字商标和图形商标,再把文字和图形组合起来又申请了一次。这就好比给自家品牌上了"三重保险",把各种可能的侵权漏洞都堵上了。
现在的市场环境里,不少品牌被"流量焦虑"绑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营销推广上。虽然短期内能冲销量,但长期来看就像在沙滩上盖房子——根基不稳。良品铺子的做法恰恰相反,它把商标布局当成"打地基"的重要工程,通过这种"组合拳"式的商标申请,既守住了品牌的独特性,又为将来开发新产品、开拓海外市场留足了空间。
这种未雨绸缪的品牌保护意识特别值得学习。就像盖房子要先打牢地基一样,做品牌也要先做好商标布局这个"基本功"。毕竟,没有法律保护的品牌,营销做得再热闹也容易为他人做嫁衣。良品铺子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品牌建设,既要会"抬头看路"抓机遇,更要懂得"低头修墙"做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