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商标却未注册,结果被人抢注了怎么办?

2025-09-12 08:49:53 张晓艳 2

  若企业在长期使用某一商标的过程中,因疏忽或其他原因未及时将其注册,最终面临商标被他人抢注的风险,这不仅可能使企业失去苦心经营的品牌资产,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与市场混淆。

  针对这一状况,需采取系统化策略应对,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

  从法律层面看,商标权保护遵循“注册优先”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若抢注者已提交注册申请,在先使用人可通过“商标异议”程序阻断其注册,或基于“在先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主张撤销抢注行为。例如,浙江某老字号糕点品牌“XX斋”,因未及时注册商标,其招牌名称被安徽某企业抢注。

  对此,“XX斋”通过整理销售合同、广告宣传、媒体报道等证据,证明自身早在抢注前十年已形成区域性市场影响力,最终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条款,成功撤销了抢注商标,并通过司法途径确认了自身在核心商品类别上的专用权。

图片关键词

  在法律救济外,企业还需同步开展品牌保护策略升级:

  其一,完善商标注册体系,全面覆盖主营业务及关联类别;

  其二,定期开展商标监测,利用专业机构预警潜在冲突;

  其三,建立品牌价值评估与证据保全机制,确保市场影响证据链完整;

  其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团队建设,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以华为公司为例,其通过构建覆盖全球的商标监测网络,提前识别近百件抢注申请,并借助异议程序与法律诉讼,成功阻止意大利、印度等国的恶意抢注行为,有效维护了品牌国际声誉。实践表明,商标保护需兼顾法律救济与事前预防,方能构建长效保护机制。


电话咨询
行业领域
专业团队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