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设计的商标侵权了,我们不知道给印刷了怎么办?

2025-03-31 09:02:11 张晓艳 7

  若您为客户设计的商标涉及侵权且已进行印刷,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法律风险并妥善处理:

图片关键词

  一、立即止损,控制影响

  1. 暂停印刷及交付

  立即停止所有涉及侵权商标的印刷、生产、发货等行为,避免扩大侵权后果。

  2. 封存现有物料

  对已印刷的侵权产品(如包装、宣传册等)进行封存,防止流入市场。

  二、核查侵权事实,明确责任

  1. 确认侵权来源

  设计方责任 :检查是否因设计失误(如模仿他人商标)导致侵权。

  客户责任 :核实客户是否提供了侵权素材或要求使用特定标识,并保留客户提供的设计需求、沟通记录等证据。

  商标相似度比对 :通过中国商标网(http://sbj.cnipa.gov.cn)检索涉案商标的注册信息,分析是否构成近似侵权。

  2. 合同审查

  查看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是否包含知识产权担保条款(如“客户保证提供的素材不侵权”),此类条款可能帮助您向客户追责。

  三、主动协商,降低风险

  1. 与客户沟通

  向客户说明侵权情况,要求其提供商标合法授权证明;若客户隐瞒侵权事实,可协商由其承担主要责任。

  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如修改设计、取得授权、赔偿权利人等)。

  2. 联系权利人

  若权利人已发出警告,可尝试协商和解:

  承诺停止使用并销毁侵权物料;

  协商一次性赔偿金额(通常低于诉讼赔偿);

  签订书面和解协议,避免后续纠纷。

  四、法律应对准备

图片关键词

  1. 收集证据

  固定设计稿源文件、客户需求确认记录、印刷合同、沟通记录等,证明自身无主观恶意。

  若客户提供侵权素材,需保留其书面/邮件确认痕迹。

  2. 责任分摊

  若您存在过错 (如未审核商标):可能需要承担部分赔偿,但可依据《民法典》第1168条主张与客户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若客户存在过错 (如指定侵权商标):根据合同约定或《民法典》第1169条,要求客户补偿损失。

  3. 应对诉讼

  若被起诉,委托知识产权律师应诉,重点抗辩:

  无侵权故意,已尽合理注意义务(如要求客户提供授权);

  侵权责任应由客户承担;

  主张降低赔偿金额(参考《商标法》第63条,可请求按实际损失而非法定赔偿计算)。

  五、整改预防措施

  1. 完善业务流程

  在合同中明确:

  客户需承诺提供内容的合法性,并承担侵权责任;

  因客户过错导致的侵权,客户需赔偿设计/印刷方损失。

  增加商标审查环节:对客户提供的商标进行官方检索(免费检索工具:中国商标网、权大师等)。

  2. 购买知识产权保险

  投保“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覆盖因非故意侵权导致的诉讼费用及赔偿。

  法律依据与风险提示

  根据《商标法》第57条,即使无主观故意,生产侵权商品仍可能被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

  赔偿金额通常按权利人损失、侵权获利或法定赔偿(500万元以下)计算,但若能证明无主观故意且已尽审查义务,法院可能减轻赔偿(参考《商标法》第64条)。

  若侵权行为轻微且及时整改,可能免于行政处罚(《商标法》第60条)。

  建议立即行动 :

  1. 停止侵权并保存证据;

  2. 联系律师制定应对方案;

  3. 修改合同模板,规避未来风险。


电话咨询
行业领域
专业团队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