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一旦被同行抢注,可能面临品牌被迫改名、产品下架甚至巨额赔偿的风险。但如果发现商标被抢注,及时采取行动仍有机会逆转局面。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应对策略帮你追回商标:
如果抢注商标还在初审公告期(通常3个月内),可向商标局提交异议申请,说明对方恶意抢注的证据(如:对方明知你的品牌在先使用仍注册)。 若商标已核准注册,可在5年内提出无效宣告请求(驰名商标不受时间限制),依据《商标法》第32条(抢注他人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或第44条(恶意注册)等条款维权。 同时我们还需要搜集相关的商标使用证据,证明你在抢注者申请前已实际使用该商标。具体如下:
1.产品销售记录(合同、发票、电商页面截图)
2. 广告宣传资料(线下活动、线上推广的图文视频)
3.媒体报道、奖项荣誉等公信力证明
4.这些证据能帮助你在异议、无效宣告或诉讼中占据主动。
若抢注者并非恶意,或维权成本过高,可尝试协商商标转让或许可使用。但需注意:
避免被对方“狮子大开口”,提前评估商标价值和自身预算;
签订协议时明确权利归属,防止后续纠纷。
商标的保护方案:
1.版权登记,如果商标设计具有独创性(如特殊图形、艺术字),可进行版权登记(费用低、周期短)。
版权的作用:
即使商标被抢注,仍可凭版权证明对方侵犯你的美术作品著作权,要求撤销其商标; 版权无需分类别保护,覆盖所有行业,比商标权更广。
登记建议:
通过国家版权局或地方机构办理,需提交设计源文件、创作说明等; 早于商标申请日登记,增强法律效力。
2.多类别注册,防范未然
未来业务可能涉及的类别,建议提前注册,避免被抢注者“钻空子”。例如:餐饮品牌同时注册第29类(食品)、第43类(餐饮服务);科技公司注册第9类(软件)、第42类(技术服务)。
越快行动越好,商标抢注的维权黄金期通常在前3年; 咨询专业代理或律师,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因程序错误耽误时机。商标和版权双管齐下,才能让品牌保护无死角!如果已有抢注风险,立即着手收集证据,争取逆转局面。